登山的樂趣,
不僅僅是山林給人的挑戰與撫慰;
還有彼此不相識的山友,
相互的鼓舞與扶持。
(文:蔣瑞洳,圖:顏膺修)
和觀音山的結緣最早應是初上高中的那一年,學校就座落在山下,從教室的窗戶望去,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淡水河,充斥在耳邊的不是老師的細細提醒,而是山的聲音。在那青澀的年代裡,無論是晴是雨,不管心情是喜是悲,她總是靜靜的、溫柔的陪伴著我。青春的我以為這就是山的面貌:恬靜、慈悲,一如她的名字。
真正開始走訪觀音山,是進入教職之後,一次學校的登山活動,大改我對觀音山的印象。資深的登山嚮導,帶領著這群菜鳥老師,手攀著繩索,硬是在沒路的山坡上開出一條路來,那時的我,才驚覺原來她也可以是堅毅、困難。事後回想當年走的路線,應屬於環繞山腰的北橫古道段。那年的經驗,讓人以為她是如此的拒人於千里之外。其實,觀音山步道共有六條,可以是充滿挑戰,也可以是平易近人,而這次山河海社的踏查就囊括了這兩項。
林梢步道,應該是觀音山步道中最輕鬆的路程,不過這條步道不屬於登山步道,只能算是景觀步道,可以視為登山前的暖身。顧名思義,步道位於林梢,寬敞平緩的木棧道,走來輕鬆自在,是老少皆宜的休閒路線。聽!林梢間跳躍的鳥兒,這是山林對遊客們的歡迎;看!隱匿在枝幹中的昆蟲,那是步道給遊客們的驚喜。雖然這步道很短,但卻蘊藏許多樂趣。炎炎夏日,林梢間送來習習的微風,將一身的暑氣與塵囂都帶走,置身其中,是夏日的一大享受。
而硬漢嶺步道則是這次的挑戰。硬漢嶺為觀音山最高峰,海拔609公尺,山頂擁有360度視野,可眺望台北港、淡水河、大屯山區、台北盆地、林口臺地等地區。名為硬漢嶺,是因為西元1961年憲兵學校的受訓成員在此地做體能訓練而設立,當時稱為硬漢路,並於登頂前的階梯設立牌樓(維基百科,2015a)。
硬漢嶺步道大多為石階路,或許這也是稱之「硬漢」的緣故。一路堅硬的石階路,雖不困難,但卻也增加爬山的疲累感,看似無止盡的石階,真是對硬漢的考驗。幸好步道旁林木扶疏,時而吹來的微風,稍稍給人些許安慰。途中的「弱者俱樂部」出現得恰是時候,氣喘如牛的我,正需要好好的休息一番,但立在一旁的石碑,嘲笑般的盯著我瞧,凝視著坐在一旁的登山人,那不屑一顧的姿態,不再是我熟識的觀音。為了自己卑微的自尊,再累、再苦也要往上走,這就是所謂的硬漢精神吧!
每每登山時,我就會想起「仁者樂山」這四個字;是誰這麼貼心,總在我口渴的時候,出現個奉茶站;在累的時候,來個歇腳亭?誰這麼細心,在石階上標示好數字,鼓勵著我目標其實就在不遠處?登山的樂趣,不僅僅是山林給人的挑戰與撫慰;還有彼此不相識的山友,相互的鼓舞與扶持。過了奉茶站,不遠處的景觀平台,預告著即將完成的硬漢訓練。階梯的盡頭是硬漢嶺的牌樓:「走路要找難路走,挑擔要揀重擔挑」,在經過這番訓練後,看著對聯,心,也有些悸動。
這次預期中的山頂風景,因濃霧的關係,能見度很低,但我卻沒有太多的遺憾,大概是因為心已經滿了吧!就算無法眺望大台北盆地,無緣欣賞蜿蜒淡水河的美景,但我卻清楚的知道,家的方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